MG42式7.92mm通用机枪的简介
MG42式92mm通用机枪,原称M39/41式 ,自1942年起被德军装备并命名 。该机枪由格鲁诺博士基于波兰设计图纸于1939年研制,其创新之处在于广泛使用冲铆件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。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,产量已达100万挺。20世纪50年代,联邦德国将MG42改进为适用北约62×51mm枪弹的版本,即MG1式 。
MG42是一款著名的92毫米通用机枪 ,最初被称为MG34/41。这款枪在1943年的突尼斯战役中首次被德军装备,并随后改名为MG42。格鲁诺博士的创新在于大量采用冲铆件,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,到二战结束时 ,其产量已达到惊人的100万挺 。
MG42式7.92mm通用机枪,原称M39/41式,自1942年起被德军装备并命名。该机枪的设计归功于格鲁诺博士 ,他在1939年基于波兰的设计图纸进行研制,主要创新是大量使用冲压和铆接件,显著提升了武器生产效率。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,MG42的生产量已达到100万挺。
结构特点MGH42式机枪广泛采用点焊、铆工艺,结构设计复杂,比较笨重 。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 ,膛口枪管助退器兼有消焰 、制退作用;闭锁机构为滚柱撑开式,仿形式枪机开锁加速机构。闭锁时,位于枪机头内的两滚柱进入枪管节套凹槽后 ,被位于机体内的楔块撑开,完成闭锁。
二战的MG42和我军现装备的56式轻机枪哪个更好??
1、二战后,西德将MG42的弹药口径改为62毫米以符合北约标准 。新生产的机枪被称为MG1,改装过的称为MG2 ,用于防空的称为MG3。直到今天,MG42的变型枪仍广泛使用。56式轻机枪:我国装备时间最长的机枪 56式62毫米轻机枪是我国在1956年定型,1963年改进设计定型为56-1式 ,并大量装备部队 。
2、MG1),从原先MG42改装过来的被称为二型机枪(MG2),用于防空的则被称为三型机枪(MG3)。 直到今天 ,MG42的变型枪仍被广泛使用着。56式轻机枪 56式62毫米轻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RPD轻机枪,1956年定型,63年经改进设计定型56-1式 ,大量装备部队,是我国装备时间最长 、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。
3、MG42和56同期的是MG3,只是口径和工艺改变 ,性能优于56,但要看什么样的射手用。
4、从实际使用角度来看,中国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装备了多种类型的机枪,如56式轻机枪 、60式通用机枪、85式通用机枪等。这些机枪不仅适应了中国战场的特定需求 ,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战性能 。因此,即便MG42具有较高的射速和火力密度,但其弹药与现有装备不兼容 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中国的应用。
5、二战时期最好的轻机枪应该就是英国的布伦轻机枪了,由捷克斯洛伐克的ZB26改良而成,比原版的通用性更强。另外美军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从A2型开始由于重量达到了2公斤 ,所以也被分类到轻机枪列,单论火力比布伦强,但就当时来说不如布伦那么普及。
6、在作战时使用也很方便 ,当枪管打热后能快速更换进行散热,一些熟练的德军机枪手可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更换枪管,随后立即恢复到作战中 。MG42在射击时会出现像是“撕裂 ”一样的声音 ,让盟军士兵十分惧怕,还被称为“撕布机”或“电锯”。
二战芬兰使用什么机枪
1 、芬兰的轻武器主要采用62毫米口径,其装备包括M28步枪,这是莫辛纳甘步枪的翻版 ,以及LS26轻机枪,作为其主要的轻武器。 罗马尼亚的轻武器主要源自捷克制造,其中步枪为ZBM1924式 ,口径为92毫米,机枪采用捷克造的ZB30,而重机枪则使用ZB53/54 。
2、芬兰在冬季战争和续战中使用的自研机枪包括M1926轻机枪 ,该枪由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莱迪和陆军中尉萨罗伦塔合作完成。尽管存在卡壳问题且弹匣容量小,但它证明了自身的价值,并在战斗中获得声誉。中华民国陆军也曾用于抗日战场 。
3、拉蒂LS26轻机枪 ,发射芬兰生产的62×53毫米R弹药,正常使用25发弹匣供弹,有的时候也可安装75发弹鼓供弹 ,每分钟理论射速450~550发左右,有效射程400米。
4 、芬兰的轻武器和苏联基本一致,为62mm口径。主要是M28步枪,莫辛纳甘翻版 ,以及拉蒂LS26轻机枪 。罗马尼亚轻武器主要是捷克造的轻武器,步枪ZBM1924式步枪92mm,机枪为捷克造ZB30 ,重机枪为ZB53/54。保加利亚具体没查到,应该也是没有的。
德国的MG42和MG3有什么改进呢?
1、MG3其实就是MG42的现代版,改进的地方如下 供弹方式:MG3采用弹链供弹 ,双程输弹,单程供弹,射速高达1300发/min 。MG42使用的是75发得弹鼓 ,供弹机构与MG34式机枪使用的相同,为开式金属弹链,双程输弹机构利用枪机能量带动。准星:MG3使用的地面瞄准具由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组成 ,可调风偏。
2、MG3是MG42的进一步改进型,它换了口径,并改进了枪管助退器和枪机,以降低射速并提高可靠性。此外 ,MG3还改进了弹机构 、高射瞄具和两脚架等部件,使其更加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 。然而,尽管MG3在性能上有所提升 ,但它仍然摆脱不了二战老枪的影子,重量和长度都较大,不利于现代步兵的携带和使用。
3、MG42:结构更加简化 ,射速大幅提高至12001500发/分,成为二战期间射速最快的机枪之一。其操作更加简便,且由于射速极高 ,对敌方步兵形成了极大的火力压制 。
4、其核心改进在于将口径从MG42的92毫米调整为北约制式62毫米,适配62×51毫米NATO标准弹药,提升了弹药通用性。这一调整既保留了MG42的高射速优势 ,又通过标准化弹药增强了战场适应性。
mg42机枪内部结构
除了制造工艺和枪机结构外,MG42机枪还包含了许多其他关键部件,如枪管 、供弹机构、气体缓冲器等 。这些部件共同协作,使得MG42机枪在战场上表现出色。例如 ,枪管采用了优质钢材制造,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射击环境;供弹机构则确保了机枪在射击过程中能够持续获得弹药。
MG42通用机枪的操作原理基于反冲后座的滚轮式枪机设计 。枪机由枪机头、两对滚轴 、击槌套、枪机槽和粗大复进簧等组件构成。射击时,枪机前进击发子弹后 ,复进簧推动枪机后退,实现退壳和重新进弹的全自动流程。复进簧不仅承受反冲力,还负责推动击槌回位 。
枪管复进装置具有复进和缓冲双重作用 ,它分别由4根弹簧、推杆、导杆和顶圈组成,统一安装在一个套筒内。作复进簧时,4根弹簧由前向后依次工作;枪管后坐即将结束时 ,4根弹簧同时工作,弹簧的综合刚度大大增加,起到了缓冲作用。mG42式机枪枪管的更换装置结构特殊且更换迅速。
MG42机枪的性能数据为:口径:92毫米初速:755米/秒理论射速:1200发/分自动方式: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:中间零件(滚柱)式发射方式:连发供弹方式:弹链容弹量:50发全枪长:1219毫米枪管长:533毫米膛线:4条 ,右旋全枪质量:带两脚架时105千克,带三脚架时为12千克瞄准装置:机械瞄准具 。
MG42的枪管散热孔采用椭圆形设计,而MG34则为圆形。MG42的枪管套为方形结构,相比之下 ,MG34采用圆形套筒。制退器与二脚架差异:在枪口后方,MG42和MG34的制退器形状有所不同 。二脚架的中心位置在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新湖巨源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xinhujy-inv.cn/keji/202510-2367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新湖巨源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mg42机枪结构图,mg42机枪动作原理图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新湖巨源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MG42式7.92mm通用机枪的简介 MG42式92mm通用机枪,原称M39/41式,自1942年起被德军装备并命名。该机...